每次帶孩子到科學博物館或歷史博物館時都會看到猿人變成人的演化學說, 翻開學校的科學課本或書局的科學百科也幾乎都是這樣寫。但身為創造論的支持者, 我要如何跟孩子在這截然不同的想法中有理性的對話呢? 到底甚麼是真科學呢? 我開始了自己尋找真相的旅程, 帶孩子們去圖書館時, 自己也讀了一些演化論相關的書籍為的是了解演化論實際提倡的內容。 我慢慢的了解很多學校以為的科學, 其實並不全然就是應該的事實。要如何思考看清事實? 而不會被媒體與政治愚弄或蒙騙? 如何跟我的孩子對話一起思考這個議題, 是我認為值得我花時間去思想的要事!
首先, 要能辨別演化論是否科學, 要從定義開始。
什麼是科學?
科學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和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宇宙的解釋和預測。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這有別於空泛的哲學。(來源: 維基百科)
科學與知識到底有什麼不同?學科學不只是學科學知識,也要學習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教科學是教授學生新知識產生的過程是怎麼回事,而不只是新知識的結果。科學教育應著重研究的過程中有無新的發現,產生了怎樣的新結果,科學家是在假設與邏輯的混合去思考、去探索。(來源:李遠哲,「科學知識的普及與創新」,2001)
科學英文的定義
(1) The methodological study of a phenomenon through careful observation, collecting data,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r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2) A systematized body of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hypotheses, theories, principles, models or laws that have been conclusively drawn from observed or verifiable facts or from experimental findings gained basically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Source biologyonline.com/dictionary/science)
綜合上述的定義, 科學是需透過仔細的觀察, 收集數據,與實驗證明所得到的結果。那麼演化論到底是經過觀察, 數據與實驗證明的事實? 還是哲學理論?
我們先來想像這個情況:
一群人在KTV 唱歌, 只有一個人拿著麥克風在唱。其他想唱的人都只能在旁邊跟著唱。試問, 若是你聽眾, 你聽到最清楚的是誰的聲音?
你只聽到拿麥克風的那個人唱歌, 就表示房間裡只有一個人在唱嗎?
今天演化論跟創造論也是一樣的情況, 我們走進博物館, 打開學校頒發的科學課本教材, 還有市面上出版的百科全書, 我們看到的都是演化論的觀點。請問, 在這個媒體主控的時代, 是哪一派在拿著麥克風高唱? 很明顯的是演化論! 但這並不表示創造論的人都沒有聲音, 只是擁有媒體麥克風的人將會是聽眾聽到的主要聲音。就算演化論有很多不符合科學的地方, 甚至有很多演化論科學家為了鞏固演化論的理念, 造假化石與假證據, 就只因為他們擁有政權跟媒體的麥克風, 我們就稱這為科學?! 或許我們應該回到科學的定義, 檢視一下科學家所呈現的所謂證據, 再來決定是否演化論只是一個哲學還是一個事實。
甚麼是科學? 回到剛剛提到的定義科學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和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宇宙的解釋和預測。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
真正的科學應該是經過試驗, 觀察, 計算並測試來支持理論。現今我打開市面上的科學百科與教材, 眼睛看到的都是演化論著名的象徵:始祖鳥, 露西, 猿人, 演化論科學家也竭力的在這些化石上證明演化的過程。但這背後卻也有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又或者可以這樣說, 因為演化論拿著麥克風大聲宣導這些發現, 麥克風的聲音之大遠遠淹沒了真正的事實。
樺尺蠖 Peppered Moth
樺尺蠖又稱樺尺蛾是演化論很典型的例子用來解釋達爾文的天擇說.在1950s, 一位英國的生物學家 Bernard Kettlewell 對樺尺蛾做實驗, 他在白天將深色樺尺蛾釋放在受到工業汙染的樹幹上(Birmingham, England), 也將淺色的蛾放在同樣的樹幹上, 他觀察到深色蛾的所占比例高於淺色蛾。兩年後他也再做一次同樣的實驗, 只是換了地點到了沒有受汙染的樹林 (Dorest, England)。這次的結果是相反, 淺色的蛾佔比例高於深色蛾。
這是我們台灣國中生物課本裡面典型的天擇說例子, 但這實驗其實在這幾年已經被許多生物學家提出質疑, 他們發現同樣也是受到污染的樹林比如說Manchester, 深色蛾所佔比例應該早就遠遠超過淺色蛾, 但卻沒有。另一個地點在East Anglia 沒有汙染的樹林, 照天擇論來說深色蛾會較易被捕食, 但出乎意外的深色蛾所占比例卻遠遠高於淺色蛾。科學家認為當初Kettlewell的實驗需要再進一步研究。於1984 芬蘭的動物學家Kaori Mikkola提出樺尺蛾真正的棲息地不是樹幹, 是樹枝-只有極少數的樺尺蛾在特殊的情況在會棲息在樹幹上。1987 英國生物學家 Tony Liebert, Paul Brakefield 證實了 Mikkola 的研究。 Kettlewell 將蛾放在樹幹上是人為的因素, 且蛾是夜間行動的生物。 Kettlewell 是在白天進行此實驗, 使蛾當然很容易被鳥看到成為獵物—整個實驗的條件並不客觀也不符合科學標準, 更不能拿來果斷的當作天擇的模型。說穿了, 淺色蛾並沒有「演化」成深色蛾, 整個過程只是在觀察環境改變跟他們的占有比例如此而已…
1998, 芝加哥大學演化論生物教授 Jerry Coyne直接批評Kettlewell 的實驗結果是錯誤不可靠的。這是他在Nature寫的文獻

著名的演化論生物學家Francisco Ayala在許多文獻裡面自己都說明演化的機制(包含天擇)其實是非常需要再討論的議題, 而且有很多很多是我們現今還不知道的, 還需近一步研究的。
” Unfortunately, there is a lot, lot, lot to be discovered still. To reconstruct evolutionary history, we have to know how the mechanisms operate in detail, and we have only the vaguest idea of how they operate at the genetic level, how genetic change relates to development and to function. . . . I am implying that what would be discovered would be not only details, but some major principles.”
Ayala’s interview with Larry Witham, Where Darwin Meets the Bible (2002), p. 90.
那為什麼全世界的生物教科書都還在拿這個已經被質疑的例子來解釋天擇說呢? 又為什麼所有的教課書都不提到這些生物學家對演化機制持保留的態度與不確定呢? 是否有人拿著麥克風高唱忘我早已經聽不到其他的聲音?
始祖鳥 Archaeopteryx
根據演化論科學家, 始祖鳥的祖先是帶有羽毛像鳥類的恐龍, 是爬蟲類演化成鳥的中間化石。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動物飛行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有些科學家說是由兩隻腿的爬蟲類為了躲避敵人在天擇的過程中演化成飛行的翅膀; 也有科學家說在樹上的動物從樹上跳下來的過程演化成翅膀。演化論最常被人攻擊的一點也就是缺少物種演化的過度化石。支序分類學(Cladistics)主張動物之間有相似的構造是因為有共同祖先(Common Ancestry), 這樣的理念使得許多支持這主張的科學家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他們已經認定始祖鳥的前身是羽毛恐龍,所以在找證據時也已經有偏頗的想法。舉例來說, 與始祖鳥最接近的化石其實出現的時間比始祖鳥還要晚很多, 但為了”符合” 讓像鳥的羽毛恐龍成為始祖鳥的前身, 支序分類學家甚至把相關的化石年份重新排列, 把較晚出現的像鳥類的恐龍化石硬是解釋成是始祖鳥的前身好捍衛他們的”理念”。
試問, 這是科學嗎?是科學強調的具體性與可證偽性嗎? 還是這只是為了不失去麥克風主權的手段?
再來我們看看另一個演化論的象徵:
古盜鳥 (Archaeoraptor)
遼寧古盜鳥我想我不需要多解釋, 這已經是許多書籍, 網站都可以搜尋到的科學騙局。把不相關的兩件動物化石拼湊起來, 為了利益的緣故甚至跟國家地理協會聯合起來。 而人們卻沒有因此把這樣的事實寫在生物課本或任何百科裡面更正錯誤, 只拿極少數的化石試圖代表整個事實, 這明顯違背了科學精神應有的正直與全然誠實。
西瓦古猿 Ramapithecus
另一個演化論教科書常常出現的就是人類的演化…演化論科學家在1960s-70s 年代宣稱Ramapithecus西瓦古猿是人類的祖先, 但是後來證實找到的牙齒跟下顎其實只是猩猩的骨頭。雖然科學家後來有修正, 台中的科學博物館也確認西瓦古猿是紅毛猩猩的祖先, 但還是有許多文獻把西瓦古猿視為人類的早期祖先。似乎沒有打算要更正最新的科學發現…

Credit: Suvrat Kher
阿法南方古猿 Australopethecus
接著是Australopethecus 阿法南方古猿, 就是鼎鼎大名的露西所屬的種類。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跟台灣台中科學博物館都看的到露西的標本, 剛挖掘到的露西遺骨只有部分零碎的骨骸, 至多也只有40%找到(47 out of 207骨頭找到), 而且這40%的骨頭也都很零碎。

試問, 光憑連一半都找不到的骸骨怎麼能果斷的證明露西就是人類的祖先呢?
看一下台中科博館怎麼說露西的…
看的出來影片裡的露西模樣是後來被塑造出來的想像樣子! 因為沒有人真的活在露西的時代來告訴你露西就是長這樣。所以你會發現台中科博館的露西跟美國的露西長的很不同…
露西之所以被拱為人類的祖先, 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演化學家根據找到的股骨推測露西是兩隻腳站立的。但他們卻沒有提到露西捲曲的腳趾跟手指, 完全與人類不同。說實在話, 現在的黑猩猩偶爾也會用兩隻腳站立啊…像這樣

難道這樣就表示他跟人有相關嗎?
多年後, 科學家挖掘到跟露西一樣種類的腳趾骨。經過證實, 2018年科學家發現露西的腳趾骨頭其實是猿的腳。2000 年芝加哥大學的教授Zeresenay Alemseged 與其他的古人類學家, 甚至一些科學家包含英國的動物學家Solly Zuckerman還有瑞士的Peter Schmid 也承認露西不是人類的祖先, 她的骨頭與人類的骨頭有太多的不同, 露西其實只是猿。
是否我們的科博館有察覺到這些解釋跟證據?
內布拉斯加人Nebraska Man: 於1922 在Nebraska 被挖掘。掀起了演化論熱烈的討論說已經找到了猿猴與人類的過渡化石。但後來在1927年正式的證實那化石其實只是已經絕種野豬的牙齒而已…
爪哇猿人 Javaman
再來我們來看看Javaman爪哇猿人。爪哇猿人於1981被Eugene Dubois找到, 這是常被用來解釋人類演化的圖片

但後來最新的科學證實, 挖到的爪哇猿人化石充其量只是長臂猿的股骨與牙齒跟人類的顱骨。更不要說找到的顱骨(人類的)離長臂猿的股骨有50呎之遠, 而且顱骨其實是一年後才挖掘到的。
尼安德塔人 Neanderthals
尼安德塔人於1856 年被發現, 許多演化論生物學家認為他們跟人類一樣都是直立走路的, 後來也有科學家認為他們就是現代人類。有趣的是1995年 一位科學作家James Shreeve 為了找到真相, 訪問了150位科學家: 包含考古學家, 解剖學家, 基因學家, 地質學家, 年份檢驗專家, 在上百個訪談中, 他也發現上百個對尼安德塔人的不同解釋…似乎沒有一個科學家是肯定的。這當中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跟猜測, 當然, 也充滿各種的偏見….
皮爾當人Piltdown Man
接下來這個應該是最明顯的造假-皮爾當人Piltdown Man。跟古盜鳥一樣, 這些化石也是拼湊的假證據。當社會大眾都以為已經找到猿人演化到人類的過度化石時, 其實這只是把現代人的頭骨跟猩猩的下顎骨, 還有黑猩猩的犬齒拼接出來的贗品。而這騙局蒙蔽社會大眾整整40年之久! 科學家歸咎於器材不夠先進所以無法測出是贗品, 這樣的說法非常沒有公信力, 只讓我們更懷疑科學是否已經被政治給操縱, 是否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公平公正?
我們試著想想看, 如果今天國家或任何一個支持演化論的研究中心說” 只要你能找的到過渡期時的化石, 我們就可以繼續把研究經費給你! 若你是那位科學家, 在一定的時間點內, 若還找不到真實的過渡時期化石, 是否心急如焚的想無魚蝦也好? 如果再無法找到化石, 可能面對的不只是經費削減, 更有可能失去工作。這就是人性, 人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利益與前途在這時刻做出不理智的舉動…..失去了應有的分辨與判斷。可惜, 科學的正直成為利益底下的犧牲品…
但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是利益導向, 有許多正直的研究者是為了真理與事實在努力工作著。費因曼(Richard Feynman)就是其中一位…這是他在1947 年加州理工學院的畢業典禮演講中所說的…大家可以聽聽看他的演講, 看到面對科學應有的態度。
這是他於1974在加州理工學院的畢業典禮的演講內容
一種科學的正直, 一種相當於全然誠實的科學思考原則-一種傾向於退一步思考的原則。例如, 如果你正在做一項實驗, 你應該將你所想到任何可能使它作廢的事都報告出來-不只是你認為對的部分: 例如, 其他可能解釋你的實驗結果的理由; 還有你想起的, 那些在其他實驗裡已經被排除的因素, 後來又如何有效…..扼要地說, 這觀念就是試著提出所有相關資訊(而不只是在某一方面) 來幫助他人衡量你的貢獻價值。
第一項原則是你不可以愚弄你自己-而你是最容易被愚弄的人, 所以你必須要很小心。只要你不愚弄你自己, 就容易不去愚弄到其他的科學家。你就是質之以恒地保持誠實就好。
Johnson, Phillip E. Defeating Darwinism by Opening Minds. InterVarsity Press, 1997. p.60
費因曼博士所強調的是科學的正直, 把正跟反的證據都呈現出來的誠實,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這樣才是成為能夠思考的人, 才能真正達到科學要走向的路-真理的追尋。
相對的, 基督徒面對跟我們信仰不一樣的衝擊時, 也需要用敞開的心去了解不同的聲音背後的原由。這樣我們才能夠更清楚的思考是否這理論或證據是真實的? 若只是用宗教的理由來說服, 比如說聖經沒有這樣說, 所以不需要相信…我覺得並沒有真正幫助到我們跟年輕世代成為清楚的思考者, 反而是躲在宗教的舒適圈裡, 甚至有可能因此被演化論攻擊但也無力反擊。真理(Truth) 是不怕考驗的。 若是真理, 科學與歷史最終真實證明都只能再次地確認真理與造物者的權威。我們要做的是裝備自己-不是要辯駁自己的理念, 為的是將事實與科學公開公正的闡明。
詩篇19:1-2
諸天述說 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作為。2 天天發出言語,夜夜傳出知識。
我深深地相信….成為能清楚思考分辨的人, 是教育的目的。我們的國家不需要再多一個只被灌輸知識的人, 我們需要更多能思考分辨真, 善, 與美的智者!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所有的天地萬物與知識都來自於神。願我們一起裝備自己, 尋求真理, 做鹽做光…成為有影響力的世代!
討論問題

Reference
詹腓力(2001)。是誰輸了這場官司:還原進化論的真相。校園書房出版社
威爾斯(2002)進化論的聖像:課本教的錯在哪裡。校園書房出版社
Ayala’s interview with Larry Witham, Where Darwin Meets the Bible (2002), p. 90.
Coyne, Jerry. “Not Black and White.” Nature.com. 04, July, 2002
Mikkola, Kaori. “On the selective forces acting in the industrial melanism of Biston and Oligia moths” https://academic.oup.com/journals.14, Jan.2008
“What was “Lucy”? Fast Facts on the Early Human Ancestor” NationalGeographic.com. 20, Sept, 2006.
Burgess, Loring. “Human Ancestor Lucy was a Tree Climber” HopkinsMedicine.org. 30, Nov. 2016.
Sherwin, Frank. “Lucy Languishes as a Human-Ape Link” icr.org. 28, Apri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