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不但拉近了兩地之間的距離, 它更是風景美麗的元素。早在幾千年前, 羅馬人就已經開始用木跟鐵來造橋, 凱撒大帝曾一度為了渡過萊茵河, 在10天之內蓋好一座橋。想必當時羅馬人工程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我曾看過現代的人要仿製作一個跟凱撒一模一樣的橋, 10天之內還不見得蓋得出來呢! 在我們做完了圍堰的實驗後, 接著就是要來蓋橋。首先, 先來做一個小小的橋實驗。這個實驗完全不需要另外再買任何東西 (嗯…我喜歡不花錢的方法), 而且立即可以看到效果, 幼兒小小孩也可以操作, 又保證成功不失敗, 小孩也可以有立即深刻印象! 啊~~~~這樣的實驗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所需材料
- 兩本厚書
- 紙幾張
- 小玩具, 或任何可以推疊的小東西
首先
橋最基本的類型就是Beam bridge 梁橋, 它的構造基本上就是一個甲板跟兩根橋梁, 是橋類型裡面最簡單的一種。我們用兩本厚書立著在兩邊, 再放一張紙做甲板(紙可以是厚一點的)。讓小朋友預測它可以乘載多少個積木呢? 幼兒園小朋友的預測數字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圈圈來代表。大一點的朋友就可以自行寫下他的預測。
這是我們的結果………..只有12個就倒了!!! 橋塌陷的那一霎那, 小朋友都會很興奮大叫一聲!哇!!! 倒了~~~~~~~~~~~然後欲罷不能想再試一次!
再來, 我們試試另一種方法。看看橋的乘載力是否會有變化! 這次我們放了另一張紙彎成拱門狀, 放在甲板的底下。這種橋的類型就是所謂的Arch Bridge 拱橋。也是羅馬人著名的工程之一喔!
同樣的, 小朋友將積木一個一個的放在甲板上, 充滿期待地想看看這次積木可以放多少, 甚麼時候橋會倒ㄌ…………….實驗結果…………..拱橋果然比較穩固!
可以承受60個積木耶!! 羅馬人果然厲害! 難怪造的橋至今歷久不衰。
最後我們再試另一種方法。這次我們用另一張紙一前一後摺出像扇子一樣, 放在甲板下, 再放另一張紙放在摺紙下(如圖)。這種類型的橋就是所謂的吊橋。紐約著名的布魯克林橋就是這種類型的喔。
來看看吊橋的功力到底有多深吧~~~~我疊我疊我疊疊疊………………哇塞! 疊到積木都要沒有了還沒倒耶!
再疊再疊!!! 終於……….碰! 橋塌陷囉! 總共用了142個積木!!! 厲害~~~~~~
家裡沒有積木也可以用其他的物品來代替喔!
實驗證明, 吊橋拱橋都有相當的乘載力。但是梁橋雖然感覺弱弱的, 它在短距離的設計中也可以發揮相當好的功能喔! 很多高速公路都是由眾多短的梁橋組合而成的。所以, 也不要小看它喔! 吊橋適合用在長距離的設計裡, 所以很多長的河流要跨越都是靠著吊橋來完成的!
經過了這個小實驗, 小朋友出門只要看到橋就會很興奮的叫”Mommy, look! Beam Bridge” 哥哥就會跟我要手機將看到的橋拍照下來, 這些拍好的照片都可以成為美好的學習過程!
這邊有兩個影片, 是麻省理工的學生用樂高人跟橋作的實驗。我覺得很有趣, 分享給大家看看。
這個簡單的小實驗, 你不訪也試試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