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很流行一本書叫做”地圖”, 我也買了….買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剛剛好世界歷史正上到古印度這段時期, 也一直在學印度中國等地方的地理跟人文, 所以剛好搭上這班團購….這本書內容豐富有趣, 沒有甚麼文字所以也很適合學齡前的孩子, 但要如何充分運用這本書呢? 要如何不用出國也可以深入學習一個國家呢? 跨年齡的課程要怎麼預備? 這篇分享了我們針對印度這個國家的食衣住行結合了品格, 地理, 科學, 歷史, 聽說讀寫的單元學習。我也分享了很多的學習單,網站, DIY活動, 地圖給跨年齡的孩子, 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同時一起很有趣的學習。
我們花了足足一整個寒假來認識這個歷史悠久也充滿豐富文化的國家—印度
品格:
首先我讓孩子看了有關印度的影片 My passport to India, 這個影片是有關一位美國的宣教機構去印度的10天旅程, 每一天的旅程介紹大約都只有10分鐘左右, 內容簡單且有意義, 孩子看到了印度人實際的生活, 知道大多數的印度居民都過著家裡沒水沒電沒廁所的生活, 且全家生活在大約台灣人一個房間大的空間而已..生活大不如台灣一般的民眾。這對我們生活在舒適環境的孩子是一個很好的教育, 孩子開始會問沒有廁所怎麼大便洗澡? 沒有電怎麼看書呢? 沒有水好不方便阿….等等的問題。我家弟弟看完竟然說” 我真的好幸福喔….媽媽, 我們把玩具寄過去給印度的小朋友好不好?” “媽媽, 我要叫台灣政府把水寄過去給印度”…弟弟單純的只想要分享台灣有的資源給印度, 懂得感恩及分享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以及人際關係, “給予” 在我們家是極重要的品格, 我教育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要他們飛黃騰達, 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被神造的目的, 知道神把他們放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有神的計畫, 並按照神的計畫走活出基督的樣式。這個印度的影集我強力推薦父母陪著孩子一起看, 網站上也有關於印度的資料可以印出來閱讀..是很棒的機會教育!
因為我們每天早上都會輪流為國家禱告, 我們也藉這個機會為印度的救恩禱告, 我首先讀這本書給他們聽.這也是我極力推薦的一本好書. Children just like me. 裡面介紹不同國家的孩子他們怎麼生活的, 同一系列的書也有 A School like mine, a life like mine..這些都是值得收藏的書。
另一個內頁…
地理:
我之前就一直在想要怎麼讓我相差四歲的兩個孩子可以同步學習地理的概念? 小的用講的他還是會聽得霧撒撒, 所以我覺得用紙黏土跟孩子一起做一個印度的立體地形拼圖。
我在網路上找的這個landform map of India, 把印度主要的幾種地形按照區域規劃出來, 我們就用這個版本作在紙黏土上。
步驟一. 先把印度的形狀用黏土做平面的形狀
步驟二. 在按照地形一點點的加黏土做成高山或高原等等地形
步驟三. 待乾了之後再用marker把地形的區域圈好並切塊拼圖用
步驟四. 塗色
步驟五. 待顏色乾了之後可以讓孩子在上面畫畫唷。我家哥哥畫了人, 山, 動物等等~~~~
這個立體的地形拼圖花了四天來做,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認識了印度鄰近的國家, 印度地形的優勢, 河川如何流向孟加拉灣…等等地理的基本概念。
同時哥哥也熟悉印度幾個重要的地方在哪裡, 喜馬拉雅山跟尼泊爾交接處, 印度河, 西高止山脈 (Western ghats), 東高止山脈 (Eastern ghats), 塔爾沙漠 (Thar Desert), 德干高原 (Decean Plateau), 恆河(Ganges River), 以及環繞印度的海洋。
四歲的弟弟雖然搞不清楚這些地方, 但是已經可以知道簡單的喜馬拉雅山, 陸地上最高的山在哪邊叫甚麼名稱, 沙漠在哪邊跟海洋囉。
這是哥哥的印度Map Study (Again, 所以的資源我都分享在文章的底下)
Map Study 2
Information about India Worksheet
這是弟弟作的印度剪貼
想下載我用的地圖學習單請至文章下面下載唷!
科學:
印度跟尼泊爾之間的喜馬拉雅山一直是世界居高的山群, 那山是怎麼形成的呢? 山有哪幾種類型呢? 我們藉著這本書” How Mountains are Made” 來進行地球科學的部分。在讀這本書的時候, 讀到某個階段, 我會讓他們看youtube 動畫的影片講解山形成的過程, 這影片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易懂且不攏長。
說到山的形成, 就必須談到板塊的移動。我做了這個板塊的拼圖給我家老二玩, 這個拼圖不但解釋了板塊移動的原理, 也可以讓孩子利用拼圖學習problem solving. 而且它很好做, 我把拼圖印出來貼在軟性磁鐵上, 再按照拼圖形狀剪下來就完成囉! (前後不用10分鐘) 如果你也想要做一個, 到文章下面下載區去找板塊拼圖download 就可以囉。
我也讓孩子用小地毯作摺疊實際操作山形成的基本模式, 並把之前做過的地球科學模型組拿出來解釋 Magma 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腳色跟影響。
另外這個折疊紙的方式也可以讓孩子認識板塊移動的概念唷, 把一張大紙一前一後的摺出痕跡, 再將剪好的板塊放在紙上, 讓孩子一手一邊將折疊紙慢慢的攤開, 就可以看出板塊在移動且越分越開囉!
說到板塊, 也可以談談地震怎麼產生的….我用兩個小地毯當作是兩個不同的板塊, 在板塊上面孩子自行拿了其他的拼圖當作是世界不同的國家, Gab 說因為在學印度他也就把我做的印度剪紙拿來用上面還放樂高人(他說這樣地震的時候比較有效果…), 讓兩個孩子各在地毯的兩邊往中間推擠, 這代表板塊的移動….移動的過程就很清楚的看到印度在搖晃樂高人東倒西歪囉. 我們做了一個影片示範~~
談完地震後, 或許也可以談談著名的喜馬拉雅山是屬於哪一種山的種類, 山可以大約分成四種: Folded, Dome, Volcanic and Block mountains. How Mountains are made 這本書敦煌買的到, 裡面有說明這四種山形成的過程圖片的說明小小孩也可以懂唷. 我們用黏土把不同種類的山形捏出來, 山也有不同的種類唷. 藉著小手捏造學習已經變成實際摸的到看的到的實品, 對還不會寫字的幼童是很好的方法。
哥哥因為已經會讀會寫, 我就讓他用寫跟畫的方式把山的形成跟種類畫出來
我也建議可以讓孩子認識當地國家著名的動物, 因為我們學的是印度, 最有名的應該就是Bengal Tiger 孟加拉虎了吧. 我讓孩子把家裡所有的動物書找出來, 並自行找資料看看Bengal Tiger 居住在甚麼國家, 甚麼生態環境, 習性等等……資料找好大家一起分享並用家裡的器具做出一個Bengal Tiger 住的地方…..這真的不會花很久的時間但卻能有效率的訓練孩子自行找資料並把將資料呈現出來。
我用的學習單在文章底下都可以找的到.
文化:
我們了解的印度地理之後, 接著就是印度的文化人民的生活…..自從古印度開始階級制度就一直綑綁的印度, 使人民貧富的差距相當大, 我們聽了Mystery of History 裡面有關印度階級制度的故事, 也作了簡單階級制度的小project, 但是我覺得階級制度帶給孩子的是負面傷心的文化, 我希望孩子認識的不單是印度可憐的一面, 更要知道上帝對愛人如己是怎麼說的…..在這個小小project 上, 我讓哥哥將聖經中愛人如己的經文寫在階級制度的旁邊, 這麼大的反差真的可以提醒我們世上有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這位真神耶穌基督, 也提醒我們身為基督徒的家庭我們可以怎麼為別人付出, 照著神的話去行…….宣教不一定要到某個年齡到很偏遠的地方才算, 其實他們現在還小就可以將宣教的使命影響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也透過Children just like me 這本書看到一般印度孩子都吃些甚麼, 其實不是每個印度的家庭都吃得像台灣印度餐廳裡面這麼的豐盛美味…….一般的印度家庭吃得很簡單, 白米配蔬菜或者印度烤餅就這樣而已………..好一點的有魚跟肉可以吃, 我們當天中午就是簡單的吃烤雞胸肉配白米跟抓餅…只是我外加了印度Lassi. ((好好喝阿 原味優格+牛奶跟水果打成的飲料……….)) 本來想說讓孩子用手吃飯試試看..但是我自己試了一下, 我這個有潔癖的媽不想花一小時清理廚房…想想還是用湯匙吃吧. 呵呵……
最後, 在過年前我們終於完成了這個DIY 磁鐵的世界地圖…還有七大洲五大洋的標籤, 以及世界著名的地方都有磁鐵標籤做好….每讀到一個地名孩子就可以將標籤標在地圖上(因為都有黏磁鐵, 所以不會掉下來……這是我跟我家孩子還有鄰居一起完成的!!! 希望可以用上很久很久~~~~~~~
這裡是我這次印度的學習用到的資源..供大家下載使用
1. 古印度地圖學習單: 這份學習單可以配合著地圖那本書用唷, 讓孩子將印度的主要山, 河流跟沙漠海洋等等找出來…
2. 印度飲食: 這是閃卡式的, 精美的印度飲食文化可以讓孩子利用這些閃卡自己做一個Menu, 角色扮演當餐廳老板也很好玩唷….
3. 恆河學習單
4. India Lapbook: 這幾十頁的lapbook 包含印度食衣住行…孩子也可以藉此用寫跟找資料將主題報告呈現出來
5. Indus River Worksheet 另一個學習古印度地理的學習單
6. 板塊移動拼圖: 請copy and paste 到Microsoft Word 後, 調整你要的拼圖大小再印出來剪會比較理想唷
7. 世界地圖跟地名標籤貼: 我是用過年買的磁鐵餅乾禮盒做底, 將世界地圖描好孩子塗顏色, 每個地名再貼上磁鐵就可以了唷!
Have fun learning world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