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的涵義, 包括「自主」, 「自由」, 「自動」, 「自發」, 「自理」, 「自覺」,「自省」,「自律」。這八個跟自學相關的詞彙可以綜合成一個總結: 動機Motivation 一個人做任何事, 任何決定背後都有一個動機。那學習動機是如何產生的呢? 如果我們將「自主」, 「自由」, 「自動」, 「自發」, 「自理」,「自覺」,「自省」,「自律」按照動機可能產生的順序來排列, 你會怎麼排? 為什麼? 到底自學是自由的開始, 又或者自學是自覺的開始。你認為是哪一個呢?
自覺 Self-awareness 往往會帶出改變, 當人察覺到自己的興趣, 優缺點, 喜好的分辨就開始自動自發性改變與計劃。因為自覺驅使人做出決定, 開始計畫。但計畫之後的執行與實踐往往是許多人掙扎的地方, 包含我自己! 如果說自學是自由的開始, 想學甚麼就學甚麼, 少了規則, 自律跟自省, 這樣的學習並不是真自由, 在我個人的經驗裡, 往往會產生出更多的焦慮跟無目的感。
自律與自省是計畫執行是否成功的關鍵。我很喜歡亞里斯多德說的一句話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refore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中文翻譯「我們重覆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卓越因此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習慣。」
我記得當我剛開始在家教育的時候, 我給自己一個目標: 每天親子朗讀。對當時的我而言這不是一件很enjoyable 的事情, 因為我從小並沒有那樣的環境長大, 我那時也一直都是職業婦女, 小孩託給保母帶。辭掉工作後看了一些前輩在家教育的經驗, 我決定要讓親子朗讀成為一個習慣, 氛圍跟家庭文化。記得那時候讀了幾頁我自己就覺得好累喔, 我甚至好幾次讀到自己睡著被小孩叫醒。當時就是一個自覺的信念-我想透過閱讀學習。不只是為了孩子, 更是為我自己, 贖回我教育歷程中缺乏的一塊。慢慢的自己突破過往的思維跟成長的背景, 從一天讀幾分鐘到小時, 如今我最大的孩子已經高中一年級, 我們仍舊每一天早上都是一起在餐桌上孩子邊吃早餐邊聽我朗讀。轉眼也過了十年, 孩子從幼兒到了青少年, 從繪本到文學小說。因為自覺, 產生正面的動機而願意自律。自律是一種堅持, 改變了我自己也造就我們家的閱讀文化。
在自律底下的自由是真自由, 是不帶羞愧且坦然能面對自己的真自由! 今年九月我要帶一班10個青少年的共學, 暑假期間我除了平常的在家生活, 也利用時間預備九月開學之後的課程。當我收到美國寄來的教材時, 我心裡有些焦慮 「書這麼厚, 這麼多…我做得到嗎? 」我記得那天我做了一個決定, 我不需要達到終點才能帶這一班, 我只要在他們前面領隊不斷往前走! 我規劃一天讀一個Lesson, 每一天 40 分鐘左右。這40 分鐘往往不可能是我獨處的40 分鐘, 經常都是雙寶跑來找我說「媽媽你看」, 「媽媽我肚子餓」..也有時候是小孩搶玩具的聲音。我學習多給自己空間, 今天因為家裡的狀況只讀了幾頁, 我還有明天啊!
我只要不間斷總有一天我會完成。
我也每天盡量給自己午休, 讓自己的體力能維持好。一步一腳印, 兩個月的暑假我也真的把開學後要閱讀的書籍在暑假完成了! 因為每天設的小目標, 自己達成較容易, 也因此空出時間陪伴配偶跟孩子們開心過暑假。我內心是自由的,是踏實 是喜樂的!
自律是一生的功課, 在人生不同階段我們需要自省並改變調整。然而, 光靠來自人的意志力是不夠的, 人會軟弱, 人有惰性。但靠著比我們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的造物者使我跨越信心的不足, 給我眼光看見盼望跟未來。我感恩上帝藉著生活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並給我鼓勵跨出, 給我改變的力量。對我來說, 自學是自覺的開始, 而自覺帶出來的動機, 是更新, 是塑造, 是突破, 是盼望! 您覺得呢?
生活實踐: 在您的日常生活中, 您想要改變甚麼, 養成甚麼習慣? 給自己設定小目標並開始實踐, 也鼓勵找夥伴互相督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