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是很奧妙的創造, 也有精密的數學跟科學的結構…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原子裡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電子 Electron!
Electron orbital 又稱為軌域, 維基百科的解釋可在此更多了解
這次我們最主要是認識電子層, 主要有四種詭域, s, p, d and f.
S = Spherical
P = Principle
D= Diffuse
F=Fundamental
這些軌域怎麼運作呢?
看這張圖….
我們用Pipe Cleaner 讓孩子摺出這些軌域看看…
S
P: they are found in group of 3
所以疊起來就會是這樣
D: they are found in group of 5 組合起來
F: they are found in group of 7 太難了…..我們就沒有做, 你可以試試看唷
這個影片用很簡單的方法讓我們知道軌域是甚麼…
但因為如果要用畫的把這些軌域S, p d f 畫出來確實會有困難, 所以科學家基本上還是用Bohr Model 的圖示會相對簡單許多。像這樣
了解這些軌域之後, 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活動幫助我們了解electron clouds 裡的s and p 在原子裡面是如何排列。
這些活動都在這本書裡面 (可以在此購買 The Elements PDF版本)
步驟
- 學生要先知道此元素的Atomic number, 來決定此元素會有幾個電子。
- 把串珠排好, s 先排滿, 再排 p, 小圈先排滿, 再往外排
No.1 Hydrogen
No.2 Helium
No.3 Lithium
No.4 Berillium
No.5 Boron
No.6 Carbon
No.7 Nitrogen
No.8 Oxygen
這樣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S 軌域跟p軌域的電子如何組成….但科學家也發現一個更方便來辨識軌域的寫法,像這樣….
用寫的比用畫得更快! 科學家真的是講求效率的人啊~~~~~我們作了以下的練習。
今天的元素主角是氧 Oxygen! 氧有甚麼特性, 如何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呢?
我們看了以下的影片
Notebooking
我們用的書籍如下
哥哥的筆記
弟弟的筆記
我們也在Timeline Book紀錄化學演變跟發現的過程, 才發現原來早在西元前400多年就已經有先人開始原子論的概念了耶! 怎麼這麼厲害?!! 沒有任何的儀器之下, 真的讓我們驚嘆古人的智慧啊…..而且有趣的是, 我們也發現尼希米時代跟周朝還有原子論都在同一個時期發生的唷!
這樣的學習串連了個科目, 把歷史跟科學都拼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開啟我們的眼睛看見上帝的故事慢慢在人類史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