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Literature) 聽起來好像很文周周很深奧, 在現今台灣講求速成與成績的教育體制下似乎不被重視, 也沒有時間重視。我問過在校的導師是否學校有全班一起的文學欣賞時間? 老師的回答 “老師趕進度拚成績都來不急了, 哪有閒時間還全班一起討論文學與欣賞呢?” 但是我自學四年多以來, 我發現以文學為基礎的語言學習才是紮實, 有深度, 且可以影響孩子到長大的有效學習。而文學的欣賞與學習甚至可以從幼稚園就開始。
首先, 我們先來探討為什麼文學對孩子語言與各方面發展的重要。
1. 想像力: 這是普遍填鴨式教育最缺乏的一環。愛因斯坦說過一句我很贊同的話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all we now know and understand, while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and all there ever will be to know and understand.”想像力比知識還重要,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文字的敘述與故事比看電影更能夠激發想像力, 電影是別人幫你想像好了, 我們只是”看”。但透過故事透過文字可以帶出更多想像的空間。
2. 溝通: 文學的談論與寫作可以幫助孩子自由的談論任何事情, 不單孩子在文學中學習字句的結構, 更可以了解除了自己世界以外的文化, 並成為有效的溝通者與寫作者。
3. 分析能力: 分析不同種類的文學(小說, 詩詞, 戲劇,傳記, 自傳等等)幫助孩子建立基本分析能力, 包含了解故事中的細節情節, 劇情中所發生的問題與解決的辦法..這些對孩子的思考有很大的影響。
4. 同理心: 這是我認為文學最大的好處之一! 也是現今功利主義社會較缺乏的一環, 好的故事幫助孩子可以跨越時空文化到不同的地方去, 讓孩子透過語言的敘述了解別人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主角所經歷的情境與心情, 並因為深入其境感同身受而建立同理心。孩子雖沒有親身有故事中的經驗, 但可藉由故事體驗這些感受! 我相信一個喜愛閱讀的孩子, 他所看見的世界更廣, 體驗更多, 而無形中建立了同理心是成績無法取代的!
5. 情緒管理的建立: 好的故事情節可以幫助孩子看到主角所碰到的問題與處理的方式, 並開啟孩子對情緒的認識, 也給孩子一個管道跟父母談談困難議題的處理。(比如說恐懼,害怕, 傷心,難過,甚至死亡等議題), 用故事來談這些議題可以減少孩子的不安全感, 且也是比較輕鬆的方式可以帶領孩子多談談她們的感受!
6. 培養孩子成為Life-long readers: 一個一生都熱愛閱讀的人, 永遠都在學習並且吸收知識與廣闊的世界觀。孩子從小就培養閱讀的習慣, 且熱愛享受閱讀, 不但不容易被其他的3C產品引響 (I-Pad, 電玩, 電視..等), 孩子更因為較少接觸3C 產品而因此有更寬廣的人生!
許多好的故事,文學小說或者繪本也都已經被翻譯成中文。我建議父母可以導讀念給較小的孩子聽, 程度好的也可以自己閱讀!
我自從開始用文學故事為語言學習的主軸後, 我發現兩個好動的男孩頭腦更加的清晰, 可以安靜專心的聽故事以及閱讀, 大哥甚至有時兩三天就將一本文學小說看完了! 幼稚園的老二表達能力也明顯進步, 也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情節!
說了這六大點文學對孩童學習的重要, 但要如何開始呢? 要如何將單字應用,文法, 句子結構, 故事元素,角色分析, 歷史背景與思辯能力融合在所讀的故事裡呢? 我們將會在下一篇談到”給幼稚園兒童的文學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