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了幾個月慢慢地從DNA, 細胞, 人體基本構造, 骨骼, 頭腦到神經, 終於我們要進到器官來學習囉! 說到神經, 除了大腦這個指揮官之外, 還有一個關鍵人物! 那就是皮膚。皮膚是我們感覺最直接接觸的地方, 當我們的皮膚感受到冷, 熱時, 皮膚的神經就會傳達信息到腦, 腦再傳到身體的部位來做適當的反應。皮膚不單有這個功能, 另一個功能也是人體外層的保護喔! 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讀了幾本人體科學的書, 了解感覺跟皮膚的關係, 以及皮膚的構造。台灣的敦煌書局都有喔
我們也看了教學影片了解皮膚的構造。這個影片真的是讓我的孩子笑到翻, 但又講解得很清楚….他們一看再看也學了不少常識。
For project 的部分, 我們做了皮膚構造的模型。所需的材料如下
- 厚的珍珠板
- Pipe cleaners (兩三種不同顏色)
- 麥克筆
- 毛線
首先, 皮膚的最表層, 也就是我們摸的到的那層叫做Epidermis (表皮)。他是最薄的一層, 他們負責的工作
- 有製造新的皮膚細胞。皮膚細胞會老化且慢慢地由最底層升到表皮層變成死皮脫落。
- 皮膚的顏色: 表皮製造黑色素, 黑色素多的人膚色較黑, 相反就會變成膚色較白。–黑色點點就是死皮 Dead skin 的表示, 另外藍色的 pipe cleaner 是毛髮喔.
- 表皮也負責保護身體。
接下來第二層就是Dermis 真皮層。真皮裡面內容可豐富了呢! 我們來一探究竟。
- 排汗: 在真皮這一層, 有汗腺, 負責製造汗, 汗透過皮膚的毛細孔排出, 流汗可以降低人的體溫散熱, 也可以將身體不需要的廢物排出去喔!
- 神經: 神經在這層裡面也是密密麻麻, 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冷熱冰和燙, 也可以感受到疼痛跟癢..等等的感覺。
- 油腺: 有沒有感覺臉上常會油油的呢? 那就是真皮裡的油腺在排油喔! 油脂可以讓皮膚不會太乾燥, 但是太多的話就會形成痘痘喔。
- 血管: 真皮裡的血管將壞的東西帶出體外, 也提供皮膚需要的養分喔!
我們用黃色的Pipe Cleaner 代表汗腺, 油腺, 用毛線代表血管根神經。
最後一層叫做Subcutaneous Fat 皮下脂肪, 他也是很重要的唷–我們用泡泡棉代表脂肪將肉包起來….
- 連結真皮到肌肉跟骨骼
- 控制身體的體溫: 皮下脂肪幫助人體體溫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
- 控制身體所需的脂肪
每一層, 每個部位我們都用麥克筆來標明。這樣, 屬於自己的皮膚模型就完成了唷!
弟弟的皮膚模型
哥哥的
學習單及建議相關活動
- SkinGame
- Finger print 讓孩子用手指紋來蓋印在紙上, 看看每個人指紋的不同喔
- Finger paint 用手沾上水彩去畫畫, 體驗皮膚接觸創造出藝術
- 冷熱冰—讓手去摸溫的, 冷的, 冰的物品或水, 並讓孩子將感官如何將溫度的感受傳達到大腦在傳回到手的過程說明一遍
- 手帶著手套摸冰跟赤手摸冰的感受—北極的動物之所以可以耐寒就是因為有厚厚的一層皮下脂肪在保暖喔…
Have fun learning human body!